亞比該《忠誠的跟隨者》
撒母耳記上25章
亞比該最為人熟悉的是:以謙卑和勇敢的態度面對大衛。她沉住氣,冷靜保護家人,免受大衛的攻擊。那時正是剪羊毛的季節,大衛請求拿八分一點食物給他和他的僕人,但是拿八傲慢地拒絕,而且侮辱大衛。拿八愚頑,亞比該卻盡力保護他和家中大小。她送食物給大衛和他的僕人,並且尊崇大衛。她對大衛說:「……耶和華必為我主建立堅固的家,因我主為耶和華爭戰,……。」(撒母耳記上25:28)。當拿八知道自己差點兒被大衛殲滅後,心膽俱裂。十日後,神擊殺拿八,他就死了。大衛聽到拿八的死訊後,提出請亞比該做自己的妻子,亞比該謙卑答應。
如果要從聖經中選出具有信心的女人與我比較,我選擇亞比該。你可能以為這故事是有關:我怎樣拯救自己的丈夫。不是的!驟眼看來,我與亞比該,完全不一樣。我的丈夫不愚頑,我也從來不需要拯救他的生命。事情是這樣的……
放下安穩的生活
說實在點,亞比該和我是有些地方相似的:亞比該嫁了給大衛,這對她的生命來說,是意想不到的改變。拿八雖然愚頑,但是他有田地、財產、牛羊、僕婢。作為富人拿八的妻子,亞比該管理豪華舒適的居所。她的生活安定,而且得到鄰里的尊重。隨著拿八去世,她改嫁大衛,發現自己跟隨的是一個被掃羅王追殺的人,帶領著一群叛徒穿越沙漠曠野,住在帳篷裡,四處流徙,襲擊敵營,掠奪殺戮。那時候,大衛並不是住在耶路撒冷宮殿裡的國王。亞比該嫁給大衛後,生活徹底改變了。
回想少女時代,我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美國德州的家鄉,更沒想過要去中國。我的世界很小,我也樂於安份守己。我住在一個小鎮裡,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畢業,結交的是同一班朋友。我的家庭雖然不富有,但是安定。父母養大我們八個兄弟姐妹。我家住在鄉郊,有一個花園,養了很多小雞。父親很勤勞工作養家,母親留在家照顧孩子。我的家不完美,但是安定。沒錯,安定,是我喜歡的生活。
我16歲那年開始和Allen* 交往。他是教會牧師的大兒子,而我們一家都去這間教會聚會。他的家庭背景也是很安定。那時候,我的夢想是嫁給他,在那小鎮上安居樂業。不久後,我真的嫁了給他,可是沒想到他會帶領我出外闖蕩,四出冒險,生命變得超出我的想像。最近,我回到家鄉,和一個一起長大的朋友聊天,她說:「沒想到周遊世界,住在中國的是你,怎可能?沒想到你會過這種生活!」沒有人想到……更何況是我。
學習搬遷的功課
Allen與我不同,他小時候已經有冒險精神,常夢想到外地當傳教士。我意想不到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,直到他叫我從德克薩斯州的大學轉學,和他一起去田納西州繼續學業。我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德克薩斯州,這對我來說,已經是夠瘋狂了!我們在1985年的夏天結婚,那時候,我大學一年級升二年級。大三時,我懷了第一個孩子。畢業前,我們討論未來的去向。我希望我們可以搬回德州,可是Allen想搬去新澤西州,參加成長迅速的紐約市基督教會和了解「波士頓運動」的詳情。新澤西州!搬去田納西州已經夠嗆,現在還要去別的地方!離德州那麼遠,我們的女兒能順利出生嗎?我很不願意,但只好跟從。
我們在新澤西州的日子經歷高高低低。我們在這裡成為耶穌真正的門徒,兩個孩子在這裡出生,我們的婚姻得到成長,有機會學習建立健康的夫妻關係,可是我們很難接受新教會的環境。我們在傳統基督教會長大,新教會的要求很多,期望也太高,我們不覺得自己有能力應付挑戰。大概兩年後,我們離開了教會,搬去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市。我的雙生姐妹和她的丈夫(Allen的大學同學)住在這城裡。他帶我們一起去另一間教會。這教會看來要求合理,不像我們長大的教會那麼傳統,也沒有紐約那間教會要求那麼多。
可是,這當然不符合我們的理想!最後我們還是決定回歸,可是那時候在孟菲斯市,還沒有和我們有同一信念的教會,我們只好到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參加教會聚會。往後的三年,每個星期日,我們都要開六個小時車往返孟市和納市參加主日崇拜。到此的冒險已經太多了,我那時候還不到三十歲!我們搬到孟市不久,有一對夫婦也從波士頓搬到那裡,我們開始小型家庭聚會。就是在這個時候,我們學習帶領家庭聚會的模式。當時我們不知道這是多麼的珍貴,這訓練預備了我們今天在中國的服侍!
1993年,Allen決定重返大學讀MBA課程。於是,我們又再搬家。這次我們搬回德州。我很高興可以回德州,暗自歡喜我們終於可以落葉歸根了。我們的孩子可以進學校讀書,雙方的親人都住在附近。對我的小小世界來說,這最好不過了,可是神另有一個計劃。Allen開始學中文。初時,他只是覺得好玩,後來越來越喜歡,覺得可能對做生意有幫助。他在讀碩士課程時結交了一些來自台灣和中國大陸的朋友,這鼓勵了他繼續學習中文。
Allen上學的時候,我就在家教導孩子,和打理家務,洗車、剪草、維修,還有日常的烹飪、清潔和洗熨。我過得很愜意!Allen上學,我做自己一向喜歡的事情:過安穩的生活。在我的小小世界裡,每一樣事情都恰到好處。過了不久,Allen畢業了,受聘於一家大型的著名管理顧問公司。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搬家,搬去維珍尼亞州,他客戶總部的所在地。
維珍尼亞州教會的門徒很友善,我們在當地過得很好。可是四個月後,我們要再搬家。這次Allen接到一個國際項目,要求他往來不同的國家和穿梭美國各州。家人不可以與他同行,於是我只好和孩子們回德州居住。這段時間,是很挑戰的,Allen每個星期都要出差,只有週末才回家。Allen也不喜歡常常離家,所以他決定申請停薪留職,帶我們一家一起去中國學習中文。
結婚十年,我認識Allen的一項特質是:常有瘋狂的想法,可是不會長遠,所以,當他說要搬去台北,我就暗想:「我不想去,但犯不著生氣,反正不會長遠,我很快就可以如願回來德州。」八年後,我們真的回到德州,可是到那時候,已經不是如我所想的那樣。
付出全部的真心
我第一年在台北的日子過得很困難。我那兒也不想去。我沒想過要在那裡住超過一年,所以我不覺得有需要學習中文。我不想和任何不會說英語的姊妹做朋友。我忙於在家教導孩子們,設法好好生活。一年之後,一如所料,我們再次起行,但不是回德州,而是去泰國曼谷。
離開台北前,感激教會給我們舉辦歡送會。那一天改變了我的生命。我清楚記得當天的情景。我們一家四口Amy,Austin,Allen和我坐在台北寓所的沙發上。客廳裡擠滿了來和我們道別的弟兄姊妹們,他們開始分享,提到Allen與他們的對話,對他們的激勵和幫助,還有提到孩子們的愛心和友善,可是輪到我,他們想不出該說些甚麼,都只是說:「Joanne*呀……嗯……她做的曲奇餅很好吃!」
各人道別離開後,我對Allen說出我的感受。我不是要勉強任何人,但是,除了我的曲奇餅,他們對我就沒有其他的話說嗎?沒錯,一些曲奇餅,我只能給他們的就是曲奇餅。我沒有付出我的心,也懶得學他們的語言,他們沒法與我分享心事。我沒有嘗試愛他們。
想起幾年前去Allen曾祖母的喪禮,再想想他們的分享,令我心酸。曾祖母生活美好,壽終正寢,躺在棺木裡,家人輪流分享她是一個多麼出色的廚師,特別是她的炸雞,每個人都覺得她的炸雞是全德克薩斯州最好的。雖然我不認識她,可是我想她可以用親手做的食物表達對家人的愛,很棒呀!她一定是一個很慈祥友善的女人。可是,回頭一想,我卻有點傷感,各人談及她的,就只是那隻雞!
突然,我發現自己將會被人記起的就只是食物!這對我來說,如當頭棒喝!我醒悟浪費了神給我寶貴的一年,發誓不再重蹈覆轍。
我們搬到曼谷後,我一開始就盡力建立與查經班的關係,深入認識弟兄姊妹們。我立志謹守承諾,不浪費神給我的生命。我們在那裡住了一年後,Allen決定辭職,我們可以搬回台北。這次,我很開心可以回去。我覺得神給我第二次機會,補償上次失去的時間。我嘗試學習中文,與姊妹們建立深入的友誼。
六年後,為了孩子們的緣故,我們決定有需要搬回德州。孩子們上了高中,在屬靈方面有需要。我們第二次準備離開台北,教會再次給我們舉辦歡送會。我很緊張!他們將會說甚麼呢?會不會又只是說我的曲奇餅好吃呢?我有沒有留下正面的影響力?
查經班和一些與我特別友好的姊妹們帶我出去吃晚飯。他們誠懇分享與我一起度過的時光,我們彼此之間的愛,還送了一隻珍珠指環給我作為記念。我以此為傲,一直戴到今天。寫到這裡,我低頭看著這指環,淚珠不禁奪眶而出,想起這些親愛的女人與我一起共度了生命中的七年。這指環提醒我不要浪費神所賜的生命,一天也不要浪費。
我們搬到德州的聖安東尼奧。我從來沒想過,搬回德州會這麼難過,可是我真的很想念台北的一切。我記得某個星期日的早上,我們一起在教會裡唱三首歌:Encourage My Soul,I Need Your Love及I’ll Walk with Jesus。這三首歌,我都會用中文唱出來:暴風已過、渴想你的愛和我願耶穌與我同行。最後一首歌的歌詞是我最初學會的中文字:我愛耶稣,祂也愛我。唱到這裡,我就哭起來了,幸好這時候崇拜時間快將完結,可是也嚇倒我身邊的人,不斷問我發生了甚麼事。我只是想家了! Anne Bridgette走過來看我,我告訴她:我傻得想起台北的家來了,她的眼淚馬上流下來。Mike及 Anne Bridgette比我們早六個月從非洲搬到聖安當尼奧帶領教會,她與我分享初回美國時的感受,她也曾經很想念非洲的家和在那裡的生活。她明白我的感受,我很感激她做我的朋友,幫助我度過那段艱難的日子。
投入屬靈的歷險
日子過得很快,我們在聖安當尼奧三年。Amy和Austin都受洗成為基督徒。到了第三年尾,Amy快開始讀大二,Austin也高中畢業了,準備和他姐姐上同一所大學。是時候我們又要起行了——這次去香港。
此行回到亞洲,我不再覺得挑戰。可是,要離開孩子,我卻覺得為難。他們真能獨立嗎?我感到他們還是需要媽媽在身邊,可是Allen不以為然。我們離開台北的時侯,承諾三年之後回中國,條件是必須好好安頓孩子,而他們在屬靈方面要有長進。他們做到了,可是我信心不足。我切切禱告,祈求神讓我順服祂的意思,不只是我丈夫的意思。這對我來說,是最難順服的事。最後,我終於甘心順服,在2007年的夏天來到香港。這一次與以前不同的是我們成為「空巢一族」。不需要多久就証明Allen是對的,孩子們沒有我們在身邊也很好。
在香港與弟兄姊妹建立關係一年後,我們起程前往中國大陸建立教會。在我們眾多教會中,這是第一次由非中國人帶領,外國人組成的傳道團,用英語向當地的大學生傳福音。大能的神差派了七個弟兄姊妹和我們一起去實行這計劃,而且很祝福我們。教會開始成長。我們從錯誤中學習,不斷禱告,奇妙的神就不斷傾福予我們,讓我們看見努力的成果。我們已經差派了傳道團到附近城市建立新的教會,並準備在今年夏天,再差派另一隊到中國其他的大城市建立教會。
我感覺自己就像亞比該。她跟隨丈夫,由他來帶領。在撒母耳記上25章提到亞比該的英勇事蹟後,在往後的篇章,只提到她是大衛的妻子(撒母耳記上27:3;撒母耳記上30:5,18;撒母耳記下2:2;撒母耳記下3:3;歷代志上3:1)。這就是我,跟隨丈夫,站在他的旁邊,讓他帶領我走過一段又一段的奇妙旅程。我的生命也因此變得豐盛,沿途上看見神的大能奇蹟,信心變得真實。回顧我的生命,一步一步走來都是神的預備。我不知道神下一步為我預備了甚麼,可是我知道我可以面對,因為祂從來沒有令我失望。只要我繼續跟隨祂的腳蹤行,我對神的信心和盼望就與年俱增。除了跟隨我的丈夫,讓他帶領我去意想不到的地方,神對我的生命有更加偉大的計劃,是我猜不透的。
撒母耳記上30章記載了一件驚險事情,雖然在整個過程中,只提過亞比該的名字一次,我卻印象深刻。大衛和他的跟隨者回到洗革拉,發現亞瑪力人來襲,火燒城池,妻子兒女都被擄去,各人焦急萬分。亞比該也在被擄的行列中。我難以完全想像到當時他們被關押和帶走的情況,但想必一定很驚恐。那時候,亞比該有沒有後悔嫁給大衛和跟隨他到處遷徙呢?不久,大衛與跟隨他的四百個人追趕敵軍,找到他們,從黎明直到第二天晚上,奮勇作戰,奪回一切,包括亞比該。
亞比該曾經救過大衛,避免流無辜人的血(撒母耳記上25:31),大衛也從敵軍中救回她(撒母耳記上30章)。我以前只求安穩生活,其實是牢籠生活而不自知,幸好可以得救,參與歷險,因此信心得以成熟,依靠神有真正的安全感並在主裡的平安。
眾人看見妻子和兒女被擄後,甚是苦惱,想要用石頭打死大衛。試想想大衛的感受!他的妻子也被擄走了,可是眾人想要殺了他。那時候,掃羅也正在追殺他。可是撒母耳記上30:6說:「大衛靠著耶和華他的神堅強起來。」我很喜歡這段經文。大衛依靠神找到力量,他追趕敵軍,不單只救回亞比該和自己的兒女,也救回亞瑪力人所擄去的一切,包括各人的妻子、兒女和財物。不久前,那些人還起念頭,想要用石頭打死大衛。我很感激我的丈夫靠著耶和華他的神堅強起來,他的堅強也給了我力量。
執筆到此,我正在準備我女兒Amy和她的丈夫Cameron 帶同他們的孩子Ellie和Emmett一起到中國來。自從我們在2008年來到這裡,就一直禱告他們也能來。我感激神聽了我的禱告,祂不單只讓我在中國活得精彩,而且還帶來我們的兒孫,與我們一起歷險!神是多麼美妙!
像亞比該這樣擁有偉大信心女人的事蹟不應該只是一則有趣的故事。她是我們勇氣、歷險和跟隨的典範。現今世代,很多女人覺得跟隨她們的丈夫,服從丈夫的帶領是軟弱的表現。這絕對不是!信任和服從丈夫,相信和跟從神的話語是建立性格的力量。我親身經歷跟從的喜樂,也見證了神對我生命的祝福。如果我堅持活自己認為最好的生活方式,就不會看見這些祝福。讚美神的大能和智慧!
作者簡介:
Joanne* 於1987年在紐約市成為門徒,並曾在美國、台灣、泰國、香港及中國內地不同的教會中成長及服侍。她和丈夫Allen* 在2008年搬到中國內地居住,和一些接受了「一年挑戰」的門徒一同在當地建立了中華校園事奉組別。神祝福他們的信心,現在這所教會已有超過100個門徒,並已差派了4個傳道團。因為逼迫的緣故,Allen和Joanne不能再進入中國內地,只能在澳門繼續投入幫助內地教會。Allen和Joanne結婚35年,有兩名孩子也是忠心門徒,並有4名孫兒。
*名字為化名,以保護他們,盼望有天他們可以重回中國內地傳道。